关键字导航: 结石 包皮过长 尿失禁 前列腺炎 阳痿 早泄
嘉兴市中医院官网| 立即咨询| 预约挂号| 就诊路线| 咨询论坛
嘉兴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嘉兴市科技创新团队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知识 > 小常识 > 健康常识

  每天喝杯蜂蜜水就可以轻松起到抗过敏作用。 CpL宋宝林医生

  蜂蜜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和药品,有消炎、祛痰、润肺、止咳的功效,长期服用,还可以缓解哮喘症的发作。由于蜂蜜中含有一定的花粉粒,经常喝的人就会对花粉过敏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蜂蜜里面还含有微量蜂毒,它是蜜蜂体内的一种有毒液体,蜂毒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改善人体内环境状态,调节机体免疫力,具有抗过敏、抗辐射、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小剂量蜂毒是治疗疾病的良药,临床上蜂毒可治疗风湿关节炎、支气管哮喘等。蜂蜜的食用量以每日一汤匙为宜,可直接冲水喝或涂在面包上,最好不要高温加热,但需要长时间坚持喝,而且对蜂蜜过敏和1岁以下的婴儿最好不要喝。 CpL宋宝林医生

  除蜂蜜外,过敏症患者还可多吃些红枣、萝卜、金针菇、洋葱、大蒜等食物,它们都含有大量抗炎、抗过敏物质,能够有效预防花粉过敏症、过敏性皮炎等过敏反应。 CpL宋宝林医生

  菠萝煮着吃不易过敏 CpL宋宝林医生

  菠萝甜美多汁,但是却不宜多吃,因为菠萝里的甙类对人的皮肤、口腔黏膜有一定刺激性,所以吃了未经处理的生菠萝后口腔觉得发痒。菠萝里的5-羟色胺,是一种含氮的有机物,有强烈地使血管收缩和使血压升高的作用,每100克果汁中含2.5毫克~3.5毫克,多吃后会引起头痛。 CpL宋宝林医生

  此外,菠萝蛋白酶可能引起腹痛、恶心、呕吐、麻疹等过敏反应,严重的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及休克。 CpL宋宝林医生

  专家建议,喜欢吃菠萝的人,不妨把菠萝煮了吃,也就是可以做菜吃,例如可以用水焯后加到凉拌菜里。 CpL宋宝林医生

  此外,菠萝也可以作为配料,加到肉汤里,有提鲜的作用,例如可以做成菠萝鸡汤、菠萝肉汤,还可以用菠萝炒肉吃。 CpL宋宝林医生

  无法接受菠萝煮菜的朋友,可以把切成片或块的菠萝放在盐水里浸泡30分钟左右,再用凉开水浸洗去咸味,也同样可以达到脱敏的作用。 CpL宋宝林医生

  防过敏每天吃10颗红枣 CpL宋宝林医生

  每天吃几颗红枣就可以轻松起到抗过敏作用。 CpL宋宝林医生

  红枣中含有大量抗过敏物质———环磷酸腺苷,因此,过敏者多吃红枣有好处,水煮、生吃都可以,每次10颗,每天三次。中医对红枣也有很高的评价,仅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用红枣的古方就有58种。如:用黑木耳50克加红枣30颗炖熟,有治疗过敏性紫斑的功效。 CpL宋宝林医生

  不过,红枣不要与胡萝卜或黄瓜一起吃,否则会破坏其中的维生素C。此外,红枣含糖量高,性偏湿热,所以有蛀牙并且经常牙痛便秘患者不适合吃。 CpL宋宝林医生

  除红枣外,过敏症患者还可多吃些胡萝卜、金针菇、洋葱、大蒜等食物,它们都含有大量抗炎、抗过敏物质,能够有效预防花粉过敏症、过敏性皮炎等过敏反应。 CpL宋宝林医生

  专家提醒吃芒果需预防过敏 普及 CpL宋宝林医生

  芒果正在新鲜上市,但吃芒果而引发的过敏也因此多起来。记者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了解到,近日该院皮肤科连续接诊了多例因为吃芒果而引起接触性皮炎的患者。专家提醒吃芒果最好切小块吞着吃。 CpL宋宝林医生

  “只因为吃了一回芒果,嘴巴就肿得老高,好几天都不见退下去。”据李小姐说,前几天她从市场上买了几只小芒果尝鲜,吃了没多久,皮肤就出现了过敏,一开始嘴巴周围有点发痒,后来嘴巴也肿了起来,整个脸部都痒了。 CpL宋宝林医生

  该院医生介绍,芒果中含有大量的果酸、氨基酸、蛋白质等,这些物质中含有刺激性物质比较多,接触到人体的皮肤后,就会造成过敏,严重者会出现红肿、疼痛现象。但并不是每个人吃芒果都会发生过敏,而且即使有过敏,各人的反应也不同,有些人吃了当天就有反应,有些则要过两三天才会出现症状。 CpL宋宝林医生

  医生指出,芒果虽然有丰富的维生素,是水果中的佳品,但是以前有过敏症状的人,尽量不要吃芒果。特别是曾经有过芒果过敏的人,最好不要吃芒果,以免过敏缠身。此外董医生提醒说,由于儿童的免疫力比成年人要差,更容易过敏,除了嘴巴肿,往往因为揉眼睛,还会引起其它皮肤过敏。医生建议,吃芒果时最好切成小块,用牙签送到口内,尽量不要碰到嘴唇周围,吞入口内会更保险,碰过芒果汁后要注意洗手。一旦出现过敏,最好来医院就诊,千万不要自行处置。 CpL宋宝林医生

  雪花飞舞时喝点酸奶防过敏 CpL宋宝林医生

  日本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喝点酸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花粉过敏症。 CpL宋宝林医生

  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把89名过敏性鼻炎患者分成两组,他们均对花粉过敏。研究人员让其中44人每天食用含50毫克乳酸菌的食品(相当于100克酸奶),而另外45人则食用不含乳酸菌的食品。 CpL宋宝林医生

  在为期6个月的调查期间,研究人员分别记录了患者打喷嚏、流鼻涕、鼻子堵塞的频率,以及这些症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结果发现,不食用乳酸菌的一组人在花粉飞散期流鼻涕和鼻子堵塞的情况更严重了,而另一组却没有太大变化。 CpL宋宝林医生

  研究人员表示,乳酸菌能增强人体抵抗力,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过敏症状。因此,建议患有花粉过敏症的人最好每天喝一些酸奶。

  CpL宋宝林医生

  野菜性寒味苦吃多小心过敏CpL宋宝林医生

  ??对于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来说,吃点野菜不仅能尝个新鲜,其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非常有利于健康。不过,由于吃野菜导致过敏频频发生,食用时要多加小心。 CpL宋宝林医生

  ? 相当一部分野菜,比如:野芹菜、野葱、莼菜、灰菜、马齿苋、槐花、野生小蒜等,都含有导致过敏的物质,容易在某些特殊体质的人身上,引起过敏反应。比如:灰菜、马齿苋、槐花等,吃后皮肤在太阳下暴露,极易诱发日光性皮炎,在眼睑、面部、颈部和手臂等部位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甚至出现水疱。野生小蒜如果吃多了,则会出现咽喉干燥、眼目赤肿等症状。 CpL宋宝林医生

  ??此外,多数野菜性寒味苦,能败火,但多吃会伤及脾胃,引发胃痛、恶心、呕吐等轻微中毒症状。比如:野生荠菜吃多了,就会导致脾胃虚弱、血淤气滞。因此,不管是什么野菜,尝尝新鲜就可以了,不要长期和大量食用。吃野菜后,一旦出现周身发痒、浮肿、皮疹或皮下出血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马上到医院诊治。从食用方法上来说,野菜不宜久存,食用前必须用开水烫。 CpL宋宝林医生

  体质过敏等四大人群慎吃鱼 生活小常识 CpL宋宝林医生

  鱼肉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但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吃鱼,有些人吃鱼非但不能补充营养,反而会给身体带来巨大负担和伤害。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主任营养医师介绍,主要有以下四类人群不适宜吃鱼。 CpL宋宝林医生

  体质过敏者最好不吃鱼 CpL宋宝林医生

  体质过敏者,特别是曾经发生因吃鱼虾类食物引起过皮肤过敏性症状的人士,不宜吃鱼。鱼类中的蛋白在进入人体后会作为一种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释放出过敏物质,一般人可以承受而没有过敏现象,但对于过敏体质的人,则会诱发一系列过敏反应。轻者如皮疹、湿疹,重者出现过敏性哮喘等,表现为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放置过久不新鲜的鱼更会诱发过敏,应特别注意。 CpL宋宝林医生

  创伤急性期不宜多吃鱼 CpL宋宝林医生

  中医理论认为鱼是发物,所以身体有伤口(尤其是烧伤)、皮肤炎症、手术前后,不可以吃鱼,而现代营养学并没有这样严格限制,但为了安全起见,应根据自身病情的发生、发展来选择吃鱼。创伤者急性期由于应激反应,导致胃肠道功能减弱,此时对高营养、高蛋白食物未必能消化吸收,这时如果吃较多的高蛋白鱼类,就会造成消化不良,反而降低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还会影响伤口愈合,这就是俗话说的“虚不胜补”,所以在伤口发炎严重或急性期间,不应吃太多的鱼类。 CpL宋宝林医生

  痛风病人急性期不要吃鱼 CpL宋宝林医生

  鱼、虾、贝类食物含有较高的嘌呤物质,而痛风病人则是由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失常而引起的。痛风病人急性期不要吃鱼,而慢性期间可以限量、少量吃鱼,但沙丁鱼、凤尾鱼、带鱼、白鲳鱼等应禁食。 CpL宋宝林医生

  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应限吃鱼 CpL宋宝林医生

  鱼、虾、贝类食物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过多摄入会加重肝、肾的负担,因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应在营养医师的指导下,限量吃鱼。 CpL宋宝林医生

  总之,不同的患者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有选择性地吃鱼,注意鱼的种类和控制摄入量,以免加重身体病情,带来恶性后果。 生活小常识 CpL宋宝林医生

  维生素C缓解过敏症状 CpL宋宝林医生

  过敏性疾病是指机体受过敏原,如花粉、粉尘、食物、药物、寄生虫等刺激后,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属于异常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 CpL宋宝林医生

  

以上文章的阐述只是大概,如果您想了解得更详细,建议您花费几分钟的时间,与宋宝林医生沟通,可拨打咨询热线:0573-82081291,或加QQ:27871976在线咨询,通过在线医生的解答可以更清晰的了解您的病情,帮您更早的解决疾病困扰...

Copyright © 2014-2015 . 宋宝林医生 版权所有 浙ICP备14042164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51号

科室地址:浙江省嘉兴市中山东路1501号嘉兴市中医院5号楼1楼

咨询热线:0573-82081291 咨询QQ:27871976 QQ群:47717205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转载